
雖然蘋果iPhone的大部分生產來自中國的合同制造商,但該公司也在印度生產一些型號。iPhone 7、iPhone X和iPhone XR都是在印度生產的,這樣蘋果就不用為在印度銷售的每一款機型繳納100美元的進口稅。此外,它還使蘋果能夠遵守印度總理納倫德拉·莫迪(Narendra Modi)的“印度制造”倡議。盡管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,但它是一個發展中市場,這意味著消費者在經濟上受到了限制。這就是為什么物有所值的制造商小米在印度做得很好,而蘋果只在印度生產老型號的原因。
蘋果、三星、Oppo和Vivo可以增加印度智能手機的產量
但印度做出了一項規則上的改變,可能會導致包括現有機型在內的更多手機在印度生產。今天,《經濟時報》報道(通過AppleInsider),印度的政府已經調整了與生產相關的激勵(PLI)計劃。該計劃中的一項條款規定,從韓國和中國進口的工廠和機械設備的估值要低40%;蘋果要滿足在印度的特定支出水平,就必須在印度購買同樣的設備,或者進口兩倍于所需數量的設備。一位官員告訴《經濟時報》,取消這一條款以及其他一些變化可能會導致制造商“大規模轉移到印度”。這一條款遭到了蘋果的反對,一份報告說,蘋果希望在五年內將iPhone 20%的生產轉移到印度。
除了蘋果之外,由于PLI的改變,其他尋求擴大生產的手機制造商包括三星、富士康、Oppo、Vivo和偉創力。該條款規定,進口工廠和機械設備的價值僅為40%,據說這一條款阻止了蘋果將生產設備從富士康和緯創遷往印度。和碩還可能最終將iPhone生產線的很大一部分轉移到印度。一位官員指出,“刺激因素已經解決。”
政府還同意在對PLI做出改變之前,將智能手機行業納入任何討論。被允許參加這些談判的公司,肯定已經在印度投資并開始生產。這是印度吸引主要智能手機制造商的計劃的一部分,該國希望到2025年將印度的出口額從現在的不到30億美元擴大到1000億美元。
如果外國手機制造商繼續生產高端手機(運費超過200美元),在PLI的5年壽命內將獲得價值4%到6%的獎勵。例如,在基準年,這些公司將不得不生產比基準年多價值5.3億美元的手機。這將在第二年增加到10.6億美元,第三年增加到19.9億美元,第四年增加到26.5億美元,第五和最后一年增加到33.1億美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PLI計劃的另一項改變取消了一項條款,即如果印度政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付獎勵,政府可以放棄支付獎勵(即使公司達到了他們的目標)。相反,增加了關于不可抗力的條款。這將使這些公司在發生COVID-19大流行等自然災害時不必達到目標。
這些獎勵將支付給國內和國外的手機制造商,并為在五年內獲得獎勵的公司預留54.2億美元。蘋果會把iPhone的大量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印度嗎?它仍然需要找到一條供應鏈,提供蘋果所需數量和質量的零部件。想要參與的中國公司可能需要獲得印度內政部的批準。
原創文章,作者:找果網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